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,共有10名预备航天员最终入选,包括8名航天驾驶员和2名来自香港地区、澳门地区的载荷专家。后续,他们将进入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接受全面系统的训练。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自2022年下半年全面启动,经过了初选、复 ...
近年来,中非农业合作在中非合作论坛和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等框架下不断深化,取得丰硕成果。从田间地头到电商市场,中国通过技术援助、产业链建设和市场拓展,助力非洲各国提升农业生产力,推动非洲大陆农业现代化进程。
刚刚过去的端午节3天假期,乘坐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出国短途游的旅客大幅增加,中老铁路带火了出国短途游。
西藏自治区档案馆是全国保存历史档案最多的省级综合档案馆,馆藏历史档案310余万件(卷、册),有些档案甚至始于公元1304年,距今700多年。
央视网消息:端午至,龙舟渡,百舸争流、千帆竞发的赛龙舟场面是岁岁端午的标志。唐代诗人张建封的《竞渡歌》中曾这样写道:“鼓声三下红旗开,两龙跃出浮水来。”击鼓加油,摇旗呐喊,端午生机勃勃的龙舟竞渡景象扑面而来。接下来,我们就去各地看看。
端午节赛龙舟是千百年来一项重要民俗活动。 来看全国各地端午节赛龙舟的精彩画面! 记者:刘勤兵 霍思颖 李嘉乐 赵紫羽 詹奕嘉 黄国保 李雄鹰 杨淑馨 张端 曹力 ...
吐鲁番木卡姆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,作为吐鲁番木卡姆市级代表性传承人,依力•木合买提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传承、发扬吐鲁番木卡姆艺术。
粽香四溢、艾叶流芳,龙舟竞渡……今年的端午假期,各地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,打造“新中式”消费热点 ...
一个现象,清晰可见。在数字浪潮汹涌澎湃的当下,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,正吸引着越来越多年轻人的目光,成为他们追逐的“国潮”新风尚。前日,有平台发布了《2024非遗数据报告》,报告显示,越来越多人传承和传播非遗,95后、00后成为生力军;最爱看国家级非遗相关内容的则是00后和60后。“年轻面孔”走进非遗,青睐传统文化,他们以崭新的视角和热情,为来自老祖宗的文化遗产和古老的艺 ...
近期,国家网信办深入组织开展“清朗·优化营商网络环境—整治涉企侵权信息乱象”专项行动,指导网站平台加强网上涉企信息内容管理,依法依约处置一批侵犯企业、企业家网络合法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,曝光部分典型案例。此次专项行动通过靶向发力、专项治理,集中整治涉企 ...
观众中有年轻人,也有中老年人,很多都是第一次观看中国戏曲的朋友。他们说,中国昆曲太棒了,水袖、戏腔、身段,昆曲的这种典雅与婉约,让他们“爱惨了”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,开放包容始终是文明发展的活力来源,也是文化自信的显著标志。
没有悬念,今年粤港澳大湾区“扒龙船”又火了。 从窄小的叠滘河涌里挑战惊险过弯,在城市CBD的河道里百舸争流,与广州塔“合影”……大湾区人习惯把划龙舟称为“扒龙船”,一个“扒”字尽显生猛。而这里的人们,几乎是在想方设法、“创造机会”划,年年乐此不疲。